2025年3月5日以来,为深化法学理论与实务融合,提升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商学院法学系组织39名本科生赴甘肃天秦律师事务所、甘肃端方律师事务所、天水市人民检察院和天水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开展为期两个半月的毕业实习。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多领域、多角色的法律实务锻炼,助力学生全面了解司法体系运行机制,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
在甘肃天秦律师事务所和甘肃端方律师事务所,实习生们跟随资深律师参与民商事案件的全流程处理。从整理证据材料、撰写法律文书,到旁听庭审、参与调解谈判,学生们在真实案例中学习如何将《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条文转化为实务操作。

在天水市人民检察院,学生们的到来为检察工作注入了新视角,实习生通过协助检察官审查案卷、观摩公诉庭审,学生们对“少捕慎诉慎押"的司法理念有了直观认知,司法不仅是冰冷的法条适用,更需要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考量。

天水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实习则让学生直面社会矛盾调解一线。从受理仲裁申请、组织证据交换到记录庭审笔录,实习生们在处理工资拖欠、工伤赔偿等案件过程中,深入理解《劳动合同法》的实际运用。同学们通过制作类案分析报告,帮助仲裁院发现新型用工关系中的法律适用难点,这种双向学习模式成效显著。

通过这次律所、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三维实习体系,对应着法律服务、司法权运行和社会治理的不同维度。这种沉浸式学习让学生既掌握职业技能,更深刻理解法律人的社会责任。随着法治社会建设深入推进,这种"理论与实践双轮驱动"的培养模式,正在为法律职业共同体输送更多高素质后备人才。